如今很多 80 后、90 后
甚至 00 后都参与其中
" 小而美 " " 小而潮 " " 小而新 " 的特色小店
不断在中山涌现
创造和带动新的生活消费方式
中山发布推出
" 青年小店计划 " 第二季
一起来探店
听听小店背后的故事
近日,中山迎来了
晚稻收割的时节
吸引了八方游客
前往田野观光游玩
阵雨过后,三乡镇桥头村
传出阵阵稻香
在稻田中,一座别具特色的
玻璃书房静静伫立
双层落地窗透进自然光
照亮了室内的每一个角落
也映照出稻田的勃勃生机
阳光轻洒在书桌上
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
一杯花茶,一本好书
这便是午后休闲时刻
书房的负责人是
三乡的 90 后美女蓝卡娜
她一直从事广告传媒和自媒体行业
而接手桥头香山书房
她说既是缘分,亦是心之所往
" 我是 2020 年开始创业
当时给了自己三年的期限
希望开一家实体店
正好在 2022 年的时候
三乡镇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中心
对外招标第三方合作经营香山书房
我从小就在这条村长大
后来又嫁回桥头
对我来说,就是在家门口
正式踏入商业化的土壤 "
出于对家乡的热爱
也出于对商业的探索
蓝卡娜把经营自媒体的流量思维
用在了书屋的运营当中
目前,桥头稻田书屋香山书房
面积约 100 平方米、藏书约 2000 多册
除了提供多样化阅读资源和轻饮服务
也会定期开展丰富文化活动
并在市、镇两级的帮助指导下
荣获 2023 年度
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 TOP60
成为中山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
如今,桥头村已经成为了
三乡镇的一张亮丽名片
民宿、网红餐饮等
文旅产业配套日渐成熟
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
一个阅读、休闲的好去处
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
感受乡村文化 体验田园生活的
绝佳场所
" 我们每天都会发小视频
此外我们还会做一些小红书
大众点评、抖音等平台的推广
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地方
有邀请网红
也有网红自主过来打卡
毕竟流量是做起来了 "
每年中秋、元宵等节日
小榄镇云路至康公路路段
就会变身为 " 花灯街 "
沿途布满五光十色的花灯
节日氛围感直接拉满
走进这家花灯手工作坊
各式花灯琳琅满目
栩栩如生的金鱼灯 、霸气的 " 鳌鱼 " 灯
可爱的小兔灯 、醒目的杨桃灯
还有形态各异的 " 批皮橙 " 应有尽有
店老板何鸿辉
是一位小榄本土 80 后
同时也是这些花灯的制作者
和中山的市级非遗传承人
何鸿辉说,他的父亲何镇伟
本身就是小榄花灯非遗传承人
从小耳濡目染的何鸿辉
十几岁就可以独立完成花灯制作
不过一开始,他并没有 " 子承父业 "
" 我接手父亲这家店之前
其实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
后来家人要出国
我觉得这家店做了这么久
不去接手的话,会很可惜
我对社区又有感情
于是决定跟夫人留下来
然后一做就是十几年了 "
小榄制作花灯的习俗可追溯至宋代
" 小榄花灯制作技艺 " 更被列入
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
" 现在跟夫人拍档
中秋之前一直在加班
今年可能做了有 2000 多个
现在逢年过节
都有人定做一些不同的造型
例如鲤鱼灯寓意‘年年有余’
还有商场布景、节日布展的邀请 "
何鸿辉告诉小布哥
自从获得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
自己都会到社区、学校开体验班
公益教学花灯制作
他希望更多人去了解
小榄花灯的传统技艺
享受制作花灯的乐趣
" 我觉得做出来的作品
有人去欣赏、喜欢
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"
" 我叫郑凌峰,我叫方梓锋,我是周景堂
我们开的店叫‘丰禾堂’
对,就是‘ feng ’和‘ tang ’开的店 "
东区街道柏苑路到松苑路一带
是中山网红小店的聚集地
这三位中山本土 00 后
显然知道当下年青人
喜欢什么 需要什么
30 平米左右的小店
虽然面积不大,但客如轮转
全店采用原木风设计
就连烧腊架都是原木做的
怎么都无法将它跟
传统烧味店联系在一起
" 烧味店都是快餐
环境一般比较差一些
但我们希望让消费者
用餐环境变得更舒适 "
" 传统的烧腊架都是不锈钢,太土了
我们本来就是美术生
所有的装修、设计、菜单
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和落地的 "
而店内主打的海南鸡饭
也是三位年青人
经过多番市场调研
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研究出来的
" 一开始我们也没想过做烧味
但是阿锋家里就是做烧味的
中山市面和其他城市的海南鸡
我们都品尝过了
就尝试将烧味跟海南鸡结合
风味的话,不会输给别人 "
郑凌峰、方梓锋和周景堂
三人本是高中同学
他们在同学聚会时一拍即合
打算合伙创业开店
但由于种种原因
他们当初选择的艺术教培赛道
并没有做成功
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故事
而实践证明,这次他们选对了方向
小店投入大约 20 万元
经营不到一年就回本了
三人的分工也十分明确
郑凌峰负责做大厨,煮饭煲汤
方梓锋负责做烧味斩料
周景堂则负责楼面、水吧、出菜、打包
阿堂说,深中通道通车后
店里的客人也增多了
当中有不少深圳客和香港客
" 我觉得年轻人创业
还是要先做好规划
不要那么轻易说
喜欢某个项目就去创业
你预计投入多少
得到的回报有多少
要先考虑清楚 "
在城区 CBD 盛景尚峰一街之隔
有一家让不少食客
慕名前来的网红蛋糕店
来过的客人都会收获宝藏般的惊喜
店面不大,却处处有温度
复古的装修风格
营造出惬意温暖的氛围
口感绵密的香草巴斯克
丝滑又不甜腻的海盐奥利奥卷
还有颜值超高、分量十足的
泰式奶茶刨冰
成为了这家店的招牌
老板娘阮倩雯是一位中山 95 后
别看年纪轻轻
她可是当年中山为数不多
从国际顶级厨艺学府
" 蓝带国际 " 毕业的西式甜点师
阮倩雯对自己的出品非常严格
也因此让小店名声在外
不过刚开业时的高关注度
也一度带来了苦恼
" 从事一年以后就回本了
这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
刚开业就很多人排队
流量太大,都没反应过来
可能对于人员的安排、培训
不是很足够
早晨 6 点多做到晚上 12 点多
基本上天天都是这样
身体和心理都会疲态
后来也遇到同行抄袭、模仿 "
阮倩雯坦言,自己选择了一个
较好的时间入场
得益于中山的消费市场和营商环境
创业以来整体挺顺利
但都说 " 开店容易、守店难 "
回国创业这 3 年来
阮倩雯没有因为技术领先而自满
并一步步在转型
脱去 " 网红 " 的标签
保持创业那份初心和 " 人间清醒 "
" 其实我入行的时候
很多私房门店刚好兴起
但能留下来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
只能自己不断努力
去创作新的产品
现在主要做订单
私人订制蛋糕为主
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款式
因为我们做的通常都是
比较复杂的产品
可能有些店铺做不出来 "
中山还有许许多多
富有特色的青年小店
一个个小店背后
是集合 " 文化、数据、创新 " 于一体
新业态发展的缩影
它们不仅成为了
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
更是彰显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
和人文气质的靓丽风景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游会·J9国际官网 -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,本文标题:《悄然走红!这些青年在中山开小店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